太極淵源
太極拳理


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
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
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
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
妙手一看一太極,空空迎化歸烏有。

太極兩儀, 天地陰陽,闔辟動靜,柔之與剛。
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
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
或收或放,忽弛忽張, 錯綜變化,欲抑先揚。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

真積力久,質而彌光。盈虛有象,出入無方,
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賓主分明,中道皇皇。

經權互用,補短截長。神龍變化,儲測汪洋?
沿路纏綿,靜運無慌。肌膚骨節,處處開張,
不先不後,迎送相當。前後左右,上下四旁,
轉接靈敏,繞急相將。高擎低取,如願相償。

不滯於迹,不涉於虛。至誠運動,擒縱由餘,
天機活潑,浩氣流行。佯輸詐敗,制勝權衡,
順來逆往,令彼莫測。因時制宜,中藏妙訣,
上行下打,斷不可偏。聲東擊西,左右威宣。

寒往暑來,誰識其端?千古一日,至理迴圈,
上下相隨,不可空談。循序漸進,仔細研究,
人能受苦,終躋渾然。至疾至迅,纏繞迴旋,
離形得似,何非月圓。精練已極,極小亦圈。

日中則反,月滿則虧。敵如詐誘,不可緊追,
若逾界限,勢難轉回。況一失勢,雖悔何追?
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腸,不可稍讓;
如讓他人,人立我跌,急與爭鋒,能上莫下;
多占一分,我據形勝,一夫當關,萬人失勇。
沾連粘隨,會神聚精,運我虛靈,彌加整重。
細膩熨帖,中權後勁,虛籠詐誘,只爲一轉;
來脈得勢,轉關何難?宜中有虛,人己相參;
虛中有實,孰測機關?不遮不架,不頂不延,
不軟不硬,不脫不沾,突如其來,人莫知其所以然,
只覺如風, 摧倒跌翻,絕妙靈境, 難以言傳。

試一形容:手中有權,宜輕則輕,斟酌無偏;
宜重則重,如虎下山。引視彼來,進由我去;
來宜聽真,去貴神速。一窺其勢,一覘其隙,
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機會,恐難再得!
一點靈境,爲君指出。至於身法,原無一定,
無定有定,在人自用。橫豎顛倒,立坐臥挺,
前俯後仰,奇正相生。迥旋倚側,攢躍皆中.
千變萬化,難繪其形。氣不離理,一言可罄,
開合虛實,即爲拳經。用力日久,豁然貫通,
日新不已,自臻神聖。渾然無迹,妙手空空,
若有鬼神,助我虛靈,豈知我心,只守一敬。


頭 “頭爲六陽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體此爲向背。”
“頂勁領過則上懸,領不起則倒塌。”
“至於頭,耳能聽敵來之聲,眼能視敵發之色,頭能前後左右觸之,且左右手又能上行助之。”

眼 “其精神在何處?曰:在眸子。心一動則眸子傳之,莫之或爽。”
“運行根于一心,而精神看于眼目,眼目爲傳心之官,故眼不旁視,足證心不二用。”
“眼神尤爲緊要,當隨主要之手運行,不可旁視,旁視則神散,志亦不專。”
“手眼爲活,不可妄動。”
“眼神注於(主要)手中指,不邪視。”
“眼看住前手中指,中指的也,故必視此,不可旁視令渙散無著。人之一身,運用全在一心,而傳神全在於目,故必凝神注視。攬擦衣勢右手爲主,左手是賓,右手發端,眼必視之,眼隨右手而行,至右手停止,眼必注於右手中指甲,五指肚要用力,此前後手運畢歸宿處,故必用力。此時運動手似停止而其運動之靈氣實不停止,一停止則其氣息矣,即與下一勢隔閡。此即天地陰陽運轉不息,曾二氣之在吾身獨可息乎哉!惟不息故氣越運越實,至運到十分滿足,則下勢即發起,此即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之意。”
“目能眼光四射。”
“目平視前,光兼四射。”
“眼睛顧視左右,要快。”
“收視返聽,含光默默。”


“耳聽身後兼左右。”
“耳聽身後,防敵暗算。”
“敵人之來,必先有風,急者其風大,緩者其風微,即無風亦必有先兆,敵在前目能視之,其或在右、在左、在身後,是即先兆,……惟憑耳聽心防。”
“耳聽左右背後,恐有不虞侵淩,人有以後來者,必先有聲音,可聞其聲音。有聲自與無聲不同,故心平氣靜,耳自聰靈。”

鼻、口
“呼吸順其自然。”
“調息綿綿。”
“心息相依。”
“打拳以鼻爲中界。”
“口唇輕閉,舌尖輕抵上顎。”


“項豎直不可硬。”
“項要端正豎起,如中流砥柱,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不至倒塌方得。”
“項要靈活,靈活則左右轉動自易。”


“以心運手,順勢轉圈。”
“手上領之時,腰與襠一齊俱下,上體周轉自覺活動,下體亦不死煞。”
“手上領轉圈,手指之畫圈與胳膊之纏勁,是一股勁,不可視爲兩段。”
“手虛虛籠住。”“勁運到指肚頭。”
“眼看中指甲,中指與鼻准相照。”
“中指以鼻准爲的,用纏絲勁自肩纏到手,中氣行到中指頭方爲運足。中指勁到,餘指勁也到。柔住勁,不可稍留硬氣。”
“以手運行止物,必得剛氣行乎其中。”
“手如紅爐出鐵,人不敢摸。”


“去時撒手,著人成拳。”
“拳力如風又如雷。”
“一擊如雷之霹靂一聲,不及掩耳。”
“捶由後向前擊如山上之雷,迅不及防,其進比鳥飛還迅。”
“近身屈肘用努力,去遠何能不展肱?”
“用周身全力用拿勁打,不露粗率,方合法度。……勁由後腳根越腿肚,順脊上行串至肩臂,轉過由胳膊背面運至手背,故拿住勁打有力。然雖勁由腳根起,其用本在心;心機一動,中氣即由丹田發出至手,周身全力皆聚於此。至於擊人則視人之遠近,遠則展開胳膊可以及人,近則胳膊不能展開,故用屈肘合捶打,極有含蓄,外面全不露形迹,被擊者即跌倒,方爲上乘。蓋遠擊易,近擊難,故得多下功夫才能如是。”
“內勁由丹田下過襠後,再由長強逆行到百會,降下至肩,前進運至捶,周身精神俱聚于捶,方有力。左右足踏地穩重如山在地上,莫能搖撼,方爲有力。”
“在拳純是浩氣流轉於周身,勢不可遏。”


“腰勁算下,尻骨微泛起,小腹自然合住勁。”
“胸腹寬宏廣大,向前合住,中氣貫住,上下全神,實有面蓋背氣象。久用其功,到是境地,自然知其神情;即至其境,亦但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也。”
“調息綿綿,操固內守,注意玄關,功久則頃刻間水中火發,雪裏花開,兩腎如湯熱,膀胱似火燒,真氣自足。”


“腰爲上下體樞紐轉關處,不可軟,亦不可硬,折其中方得。”
“腰上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似上下兩奪之勢,其實一氣貫通,並行不悖。”
“腰勁貴下去,貴堅實。”
“腰勁磁下不可軟。”
“腰勁下去,腰是上下交關處,不下則上體氣浮,足不穩。”
“腰勁要下去,下去要勁,兩膝撐開,襠合住,要圓要虛,自然下體又虛又靈又穩當,搖撼不動。”
“腰一扭轉,則上體自然扭轉,與下體體照,是腰爲上下體之樞紐。”
“腰中要虛,一虛則上下皆靈。”
“腰勁下不去,不能氣歸丹田;氣不歸到丹田,則中極、會陰失於輕浮,因而胸中橫氣填塞飽滿,即背後陶道、身柱、靈台左右,橫氣亦皆填塞充足,而前後胥滯澀矣。蓋不向前合失之一仰,向前合則襠勁輕浮,足底不穩,上體亦不空靈。”
“訣竅以兩腰之中,兩腎之間命門,爲上下體之管鍵樞紐。”

脊、背
“脊骨是左右身之關鍵。”
“內外轉徐徐(纏皆內向外),中氣貫脊中。”
“若問此中真消息,須尋脊背骨節中。”
“背用中氣貫住。”
“背折舒開,頂勁、襠勁足。”

襠與臀
“腎襄兩旁謂之襠,貴圓貴虛,不可夾住。”
“襠要圓,圓則穩。”
“兩大腿根要開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不會開襠者,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者細心參之。”
“襠固不得不開,然會陰要虛,小肚要實。”
“襠撐圓,虛虛合住。……(停勢時左右足)纏絲勁法,從足趾自內而外上行斜纏至腿根,以及會陰,……合不到會陰,則無襠勁,且不能撐圓,此纏絲勁之不可離也。”
“下腰勁,尻微翻起,襠勁自然合住。”
“襠尤要虛,虛則回轉皆靈。”
“濁氣下降,合住襠勁。”
“下盤穩當,上盤亦靈動。”
“後臀翻起,前襠合住,後臀自然翻起。”
“尻骨、環跳蹶起來,裏邊腿根撐開,襠自開;兩膝合住,襠自然圓。”
“中間襠開圓,要虛,不可岔如人字形。”
“髀骨不泛起,則前面襠合不住勁。”
“兩尻骨臀肉向上泛起來,不泛起則前面襠合不住,軟脅下爲腰,腰勁算不下,則膝與足無力。尻骨、環跳、裏邊骨向裏合,不合則兩大腿失之散。”
“頂勁領過則上懸,領不起則倒塌,此不會下腰勁、襠勁,以致身不自主。”
“襠勁、腰勁既皆下好,而屁股泛不起來,不惟前襠合不住,即上體亦皆扣合不住;上下扣合不住勁,則足底無力,而外物皆能摧倒我。”


“千變萬化由我運,下體兩足定根基。”
“演手捶勢:左右足踏地穩重如山在地上,莫能搖撼,方爲有力。”
“足穩則身不可搖。”
“前後左右用勁勻停,自然立得穩。”
“足之虛實因乎手,手虛足亦虛,手實足亦實。”
“實足腳底前後皆要用力平實踏住地,湧泉穴要虛。”
“上雖憑手,下尤憑足,足快尤顯手快之能。”
“腎藏志,以足從志,亦順著轉圈。”
“足隨手運,圓轉如神。”
“足大趾待手氣直足後,乃與手一齊合住,此時方可踏實。”
“以引進搏擊之術,行於手足之中。”
“至於手足運動,不外一圈,絕無直來直去。”
“胸膈橫氣卸到腳底。”
“勁雖由腳根起,其用本在心。”
“一點靈氣從心起,上入青天下入地,此氣行於手足中,不剛不柔自雍容。”
“雲手:二足更叠轉,機不停留,左足橫開一步,右足隨之雖亦橫開一步,然右足將至左足邊,複自上轉回五、六寸方才落地,如此方見運行無直步。每左足開步,右足隨之皆如是。……如右手順轉一圈,前半圈中氣由腋裏邊向外斜纏到指,後半圈自外回來,勁自外斜纏到腋下,左手亦然。至於足,如右足前半圈由腿根內向外纏到指,回來自外向裏纏至腿根,左足亦然。”
“足踏出:如前有深淵,說回即收回,至虛至靈。”
“足運行極其纏綿不直,又能隨手運行,不失螺絲纏勁。”
“足蹬愈重,則身起愈高。”
“不蹬則已,蹬之必令敵跌倒。”
“至於足,左來則左擺,右來則右擺;踢以禦前,蹬以禦後,舉足如迅雷不及掩耳。凡敵之侵我下體者,足之爲功居多,足之爲用大矣哉!”
“將踢之時,視其可踢則踢之,不可踢則不踢,不可妄用其踢也。即有隙可乘,踢貴神速,不貴遲緩;貴踢關緊穴俞,不貴踢寬髀厚肉不著痛癢處。此要訣也,踢者須知。”
“腳踢拳打下乘拳,妙手何處不混然。”
“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運之以步,步者乃一身之要基,運動之樞紐也。……捶以論勢,而握要者步也;活與不活在於步,靈與不靈亦在於步,步之爲用大矣哉。”

骨節
“骨節鬆開。”
“肌膚骨節,處處開張。”
“周身一齊合住勁,且周身骨節各處與各處自相呼應而合,如手與足是也。”
“說合則周身一齊扣合住方佳,至於周身骨節,如左右肘,左右肩,上下各處名目相合者,各自一切照樣合住。”
“手與足,肘與膝,肩與胯,上下、左右、前後,運轉停勢時亦各呼應對齊,開則俱開,合則俱合。”
“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
“骨節齊鳴。”


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平時運動恒用此勁,故與人交手,自然此勁行乎肌膚之上,而不自知,非久於其道不能也。其法有: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裏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而要莫非以中氣行乎其間,即引即進,皆陰陽互爲其根之理也。或以爲軟手;手軟何能接物應事?若但以迹象視之,似乎不失於硬,故以爲軟手。其周身規矩:頂勁上領,檔勁下去(要撐圓,要合住):兩肩松下,兩肘沈下,兩手合住,胸向前合;目勿旁視,以手在前者爲的;頂不可倒塌,胸中沈心靜氣;兩膝合住勁,腰勁下去;兩足常用鈎勁,須前後合住勁,外面之形,秀若處女,不可帶張狂氣,一片幽閒之神,儘是大雅風規。至於手中,其權衡皆本於心,物來順應,自然合進退、緩急、輕重之宜。此太極之陰陽相停,無少偏倚,而爲開合之妙用也。其爲道豈淺鮮哉!
“沾連粘隨,會神聚精,運我虛靈,彌加整重。……細膩熨貼,中權後勁。”
“不即不離,不沾不脫,接骨逗榫,細心揣摩。”
“乾剛坤柔,陰陽並用;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不先不後,迎送相當,前後左右,上下四旁,轉接靈敏,緩急相將。”
“神以知來,智以藏往。”
“兩手轉來似螺紋,一上一下甚平均,全憑太極真消息,四兩撥動八千斤。”
“中氣貫足,切忌先進,淺嘗帶引,靜以待動。”
“闔辟動靜,柔之與剛;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或收或放,忽弛忽張。”
“內以誠心商榷,外以柔順之氣引人之進,是以剛氣伏於柔中也。”
“我之交敵,純以團和氣引之使進。”
“不可使硬氣,亦不可太軟,折其中而已。”
“又半引半進,帶引帶進,即引即進,以引爲進,陰陽一齊並用,此所謂:道並行而不悖。非陰陽合德,不能心機一動手即到,快莫快於此。”“其半引半進之法,肘以上引之使進,手以下勁往前進,胳膊背面爲陽,裏面爲陰,則是陽引陰進之法,非互爲其根不能。”
“手用引勁引開敵人之手,須用纏絲勁引之,令其立腳不穩。”
“伸中寓屈何人曉,屈內寓伸識者希。”
“徐徐引進人莫曉,漸漸停留意自深,右實左虛藏戛擊,上提下打寓縱擒。”
“先引後進人誰識,太極迴圈一圈圓。”
“引進落空最爲先。”
“敵以手來,我以手引,即引即打,非既引之後而後擊之,於此足證陰陽互爲其根之實。”
“引進之勁說不完,一陰一陽手內看,欲抑先揚真實理,擊人不在著先鞭。”
“兩人手交,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腸;不可稍讓,如讓他人,人立我跌;急與爭鋒,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居形勝。”
“來宜聽真,去貴神速。”
“至疾至迅,纏繞迴旋。”
“力貴迅發,機貴神速,一遲即失敗,一迅疾即得勢。”
“進如疾風吹人,電光猛閃,愈速愈好。”
“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打手要狠,不狠則不濟。”
“勢如手推山嶽,欲令傾倒,……頂勁領好,腰勁下好,襠勁撐圓,足底用力踏地,膀力用到掌上,周身力氣俱注於左右手掌上,推時力貴神速,縱不能推倒,亦可令其後退數步。”
“人來感我,不肯輕放過我;我之感人,豈肯輕放過人?勢必至用全身力和欲推倒山嶽之勢以推。”
“此身有力須合併,更須留心脊背間。”
“煉就金剛太極尊,渾身合下力千斤。”
“然非徒以氣大爲之,而實以中正元氣運轉催迫,令其不得不倒退,且以引進擊搏之術,行於手足之中,又使不能前近吾身。”
“心手眼足一氣,敵被我擒預定。”
“柔中寓剛,人所難防。”
“虛籠詐誘,只爲一轉。”
“陡然一轉人不曉。”
“轉引轉擊,……一片神行。”
“欲剛先柔,欲揚先抑,太和元氣,渾然中伏。”
“中氣運于心,一發莫比毒;何況進如風,疾迅誰能敵?形骸與人同,用法只我獨。不是別有方,只爲中氣足。”
“但憑得周身空靈,一縷中氣隨勢揚。”
“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其輕重者也。然其理實根乎太極,而其用不遺乎兩拳,且人之一身,渾身上下都是太極,即渾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
“眼力手法兼身法,粘著何處何處動。”
“精神團聚周身健,旋乾轉坤手記憶體。”
“功久則靈,其靈無比,依著即知,自然有應,不即不離,沾連?粘隨;如蠅落膠,有翅難飛此中之妙,微乎其微。”
“若是功夫純熟,由其大無外之圈,造到共小無內之境,不遇敵則已,如遇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之摧枯拉朽,孰能當之!”
“即擒即縱纏絲勁,須於此內會天機。”
“問:耍拳纏絲勁作何用?蓋硬與人直接者則人易躲閃,易離去,惟以柔接之,則人易其柔軟而心不悔人不懼,心不懼住人身,則人不能躲閃;躲則以手跟之,如漆膠粘硬物,物自不能躲閃,離則以纏法纏繞其肱,如蜘蛛以絲纏蠅,又如已上之螺絲,欲硬拔去不得。故未粘住人之肱則已,如既粘住,則吾以纏絲法撚住其肉,跌而繞之、沾之、連之、粘之、隨之,令其進不得進,進則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則恐我擊搏,故不敢硬離去。此纏絲勁之在拳中最爲緊要妙訣也。”
“至成時,敵人怎來怎應,不待思想,自然有法。……但依著何處,即何處(此是本地風光,最難最難)引而擊之,時措鹹宜,莫名其妙,真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
然而未成者不能也。
問:要到何時算成?曰:此中層級,終身閱不盡。但以目前粗者言之,大成則九年,小成則七年,至於精妙,亦終身不盡之學。”
“先合者以合打之,後開者以開打之,手足無在非轉圈之時,即無在非打人之地,……吾豈有心打人哉!吾自打吾拳,亦行所無事而已矣。拳至此,藝過半矣。”
“拳術家創立纏絲勁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線,迴圈無端,神妙萬物,其至命矣夫,技藝雲乎哉!”

(1)較(較,是較量高低)
(2)接(接,是兩人手相接也)
(3)沾(沾,是手與手相沾,如“沾衣欲濕杏花雨”之沾)
(4)粘(粘,如膠漆之粘,是人既沾我手,不能離去)
(5)因(因,是因人之來)
(6)依(依,是我靠住人身)
(7)連(連,是手與手相接連)
(8)隨(隨,是隨人之勢以爲進退)
(9)引(引,是誘之使來,牽引使近於我)
(10)進(進,是令人前進,不使逃去)
(11)落(落,如落成之落,詹水下滴於地;又如葉落於地)
(12)空(空,宜讀去聲,人來欲擊我身,而落空虛之地)
(13)得(得,是我得機,得勢)
(14)打(打,是機勢可打,乘機打之)
(15)疾(疾,是速而又速,稍涉延遲,即不能打,機貴神速)
(16)斷(斷,是決斷,一涉猶疑,便失機會,過此不能打矣)

(1)抽(抽,是進不得勢,知已將敗,欲抽回身)
(2)拔(拔,是拔去,拔回逃走)
(3)遮(遮,是以手遮人)
(4)架(架,是以胳膊架起人之手)
(5)盍打(盍打,如以物盍物而打之)
(6)猛撞(猛撞者,突然撞去,冒然而來,恃勇力向前硬撞,不出於自然,而欲冒然取勝)
(7)躲閃(躲閃者,以身躲過人手,欲以閃賺跌人也)
(8)侵淩(侵淩者,欲入人之界裏而淩壓之也)
(9)掣(如以刀斫物)
(10)摟(摟者,以手摟人之身)
(11)冒(冒者,將手冒下去)
(12)搓(搓者,如兩手相搓之搓,以手肘搓敵人也)
(13)欺壓(欺是洪人,壓是以我手強壓住人之手)
(14)挂(挂,是以手掌挂人,恐人擊我)
(15)離(離,是去人之身,恐人擊我)
(16)閃賺(閃賺者,是誆愚人而打之)
(17)撥(撥,是以我手硬撥人)
(18)推(推,是以手推過一旁)
(19)艱澀(艱澀,是手不熟成)
(20)生硬(生硬者,仗氣打人,帶生以求勝)
(21)排(排,是排過一邊)
(22)擋(擋,是不能引,以手硬擋)
(23)挺(挺者,硬也)
(24)霸(霸者,以力後霸也,如霸者以力服人)
(25)騰(騰,如以右手接入,而複以左手架住人之手,騰開右手,以擊敵人)
(26)拿(拿,如背人之節以拿人)
(27)直(直,是太直率,無綿纏曲折之意)
(28)實(實,是質樸太老實,則被人欺)
(29)勾(勾,是以腳勾取)
(30)挑(挑者,從下往上挑之)
(31)朋(朋,以硬氣架起人之手,非以中氣接人之手)
(32)抵(抵,是硬以力氣抵抗人)
(33)滾(滾,恐已被傷,滾過一旁,又如圓物滾走)
(34)跟頭棍子(跟頭棍是我捺小頭,彼以大頭打我)
(35)偷打(偷打者,不明以打人,於人不防處偷打之)
(36)心攤(心攤者,藝不能打人,心如貪物探取,打人必定失敗)
以上三十六病,或有全犯之者,或有犯其四、五,或有犯其一、二者,有犯幹處皆非成手。手到成時,無論何病,一切不犯,益乙太和元氣,本無乖戾故也。然則葛手將如之何?亦曰:“人以手來,我以手引之使進,令其不得勢擊,是之謂走;走者,引之別名。何以既名引,又名走?引者,誘之使進;走者,人來我去,不與頂勢,是之謂走。然走之中,自帶引進之勁(功純者引之使進,不敢不進,進則我順人背而擒縱在我),此是拳中妙訣,非功久不能。

朋履擠捺須認真,引進落空任人侵,
周身相隨敵難近,四兩化動八千斤。

上打咽喉下打陰,中間兩脅並當心,
下部兩臁並兩膝,腦後一掌要真魂。






聯繫電話:(+86)010-84024669 傳真:(+86)010-66154196 聯繫郵箱:taijisong@163.com 手機:13671093368